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

重庆市公益事业发展研究会主办

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 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普教学 小小水“火箭” 点燃科学梦(创新故事)
详细内容

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普教学 小小水“火箭” 点燃科学梦(创新故事)

时间:2024-11-12     【转载】

加注“燃料”,加压,发射!近日,山东菏泽南京路明德小学联合菏泽市科技馆开展了一场科普进校园活动。科技馆的老师们为同学们讲解水火箭的制作方法,同学们3人一组,制作箭体并完成发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得到了提升。

  水火箭是一种利用质量比和气压作用设计的玩具,也是小学科学课实验中演示效果较好的类目。水火箭原理与真实火箭有一定相似之处。制作时,通常先在箭体内灌入一定量的水,然后用打气筒充入空气,达到一定压力后就能发射。

  水火箭也是短视频平台上最受欢迎的科学实验之一。

  11岁的严弘森是浙江绍兴的一名小学生。作为火箭和天文学爱好者,严弘森利用平时搜集来的小铁片、弹簧、纸壳、水性笔等材料,制作各种材质和类型的“火箭”,还将这些过程用短视频记录下来,吸引了不少专家和航天爱好者的关注。

  来自浙江安吉的科学教师王印,曾带着学生用8个塑料瓶做出水火箭,发射高度达到180米,在短视频平台上吸引了许多老师和家长模仿制作。“过去,科学实验教程主要依靠文字和图片讲解,如今被拍成了短视频,实验操作步骤更直观,效果也更容易得到验证。”王印说。

  王印制作的这类科普视频已成为不少教师的“云课件”,除了能在课堂上随时播放观看,还帮助一些缺乏实验设备的乡村学校的老师开启云端科学教学。湖南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航模队队长成思衡介绍:“我们在短视频平台上搜索了很多水火箭视频教程,一点点摸索做出了自己的产品。”

  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钟柏昌看来,用信息化手段为水火箭这类跨学科教学项目“赋能”,是开展科普教学创新的有效尝试。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11日 19 版)

来源:中国青年网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技术支持: 遥阳科技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