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普惠、向善:在乌镇读懂数智时代的未来方向

2025-11-12

发稿时间:2025-11-12 06:50:00 作者:李悦 来源: 中国青年报

  11月7日,浙江乌镇,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位青年脱颖而出,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2025年全球青年领军者,其中最小年龄19岁。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陈思阳/摄

  670家企业、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24场分论坛,杭州“六小龙”企业首次同框亮相……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以“共筑开放合作、安全普惠的数智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再次吸引全球目光。

  “数字技术的红利不能只被少数国家或精英阶层独占,而应让全人类共享”

  数字浪潮呼啸而来,人工智能加速演进。人们既满怀期待,又心存忧虑:既向往一个全新的时代,也担忧技术“反噬”的风险。在这爱恨交织之中,人类站在了选择的“十字路口”。

  “数字技术的红利不能只被少数国家或精英阶层独占,而应让全人类共享。”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在大会开幕前夕强调。关注“数智未来”,就是要推动全球社会共同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凝聚共识、共建规则,确保数智技术在安全、可信、可控的轨道上行稳致远,真正造福全人类。

  记者发现,今年的分论坛紧紧围绕“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展开——既总结成果、观察变化,也探讨AI等新趋势,与会嘉宾共同思考:未来的技术,如何才能真正为人服务?

  “AI向善不是抽象概念,而是一场切实行动。”思爱普亚太区高级副总裁洛夫尼斯表示,推进人工智能治理需要明确目标、缜密设计,并依赖多方协作。只有通过治理、协作与伦理的共同支撑,人工智能才能真正实现“向善”。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首席执行官洪曜庄指出,人工智能的核心价值在于连接机遇、弥合数字鸿沟、改善民生。他认为,当前数字发展需以创新、协作与信任为关键,推动构建开放、安全且包容的数字未来。“让人工智能惠及每一个人、每一种语言、每一个角落,是当务之急。”

  “‘人工智能向善’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项战略选择和系统承诺。”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兼大中华区主席梁锦慧指出,人工智能正在各领域、各地区引发深刻变革,这需要人类运用智慧审视其技术本质与社会影响。

  “中国长期以来在塑造全球数字经济中发挥着引领作用。”梁锦慧补充道,当前世界正迎来“数智未来”的关键机遇,各国可借此推动制定相关准则、机制与伙伴关系,加强合作,确保人工智能服务于公共福祉,而非仅追逐“私利”。

  “若没有开放协作,数字智能的价值无法最大化。”中国美国商会会长何迈可表示,近年来中国在数字治理框架建设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未来中美在跨境合作与数据互联方面的深化,将是释放更多智能潜力的重要前提。

  “六小龙”企业普遍对AI的未来充满信心

  大会设有24个分论坛,为业界搭建了深入交流的平台,其中最受瞩目的莫过于“六小龙乌镇对话”——这是六家“六小龙”企业核心人物首次公开同框。

  “我对乌镇很有感情。”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王兴兴回忆道,从2017年第一次作为观众参加峰会,到如今坐在台前分享经历,这一过程折射出中国创业公司在良好政策支持与创新环境中的成长轨迹。

  DeepSeek资深研究员陈德里则从技术角度出发,多次提到“开源”。他说:“在与社区的技术开发者交流中,我们收获了很多有价值的反馈,这反过来也推动了DeepSeek自身的发展。我们相信,技术开源会带来更好的合作与共享。”

  在AI迅猛发展的同时,这些科创企业也清醒地意识到技术规范的重要性,并高度关注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游戏科学创始人兼CEO冯骥分析指出,AI革命一方面赋能个体,例如已有博主能用AI独立完成作词、作曲、视频制作等原本需要团队协作的工作;另一方面,也需警惕技术发展可能导致科技优势过度集中。他认为,一旦技术迈过关键节点,AI将迎来跨越式发展。

  “短期来看,人机协同可实现1+1大于2的效果,我们可以借助AI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创造更大价值;但从中长期看,某些工种确实会被AI替代,科技公司应扮演好‘守护者’的角色。”陈德里表示。

  尽管前路充满挑战,“六小龙”企业普遍对AI的未来充满信心。

  繁忙的分论坛之外,今年的“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依然是大会的重头戏,吸引了来自54个国家和地区的670家中外企业参展,千余项人工智能前沿成果从中遴选展出。

  场馆内人头攒动:在沉浸式光影项目中,戴上VR眼镜,体验者可从南宋街巷出发,感受古代市井生活;人形智能机器人灵活转动身体,与真人同台对战;AI视频制作平台仅凭一句话就能生成一段完整视频……各类创新科技产品令人目不暇接。

  一位参观者边观看边对记者感叹:“AI让机器人好像有了‘反应力’,科技感和互动感十足,不愧是硬核创新。”

  “互联网既有风险,也蕴含无限可能”

  在人工智能日益普及的今天,机器会不会取代我们的工作?下一代又将如何在科技浪潮中成长?在各大科技企业展示前沿创新的同时,青年议题也成为本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关注焦点。

  “互联网既充满风险,也蕴含无限可能。”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现场,来自英国的00后青年塞缪尔·麦克奈特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道。作为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全球青年领军者计划”入选代表,他目前运营两家NGO创业公司。

  大会期间,该计划公布了入选名单:20位青年来自德国、印度、埃及、巴西等20个国家和地区,涵盖人工智能、数字治理、网络安全、公益创新等多个前沿领域,其中不乏00后甚至05后。他们中既有在AI、网络安全等领域崭露头角的科技人才,也有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教育公平、环境保护和社会创新的实践者,还有关注数字治理与政策制定的青年学者与创业者。

  “获得认可的感觉非常美好,这告诉我,自己正在做正确的事情。”塞缪尔分享道。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也是首次踏足东亚,多元文化的交流令他倍感兴奋,并带来诸多启发。

  有人探讨如何利用AI促进社会发展,有人聚焦网络安全与风险治理,也有人思考跨国合作如何让互联网更加公平、开放、普惠。这些青年代表在论坛现场积极发声,展现新一代的全球视野与责任担当。

  来自墨西哥的费尔南达·奇玛表示,随着数字互联日益紧密,青年必须主动担当连接者与传播者的角色。她认为,世界互联网大会不仅是展示跨国合作成果的平台,更能推动合作实现规模化与可持续化。“通过持续对话和创新协作,青年有能力共同塑造一个公平、包容、协作的数字空间。”

  “年轻人非但不会被科技浪潮吞噬,反而蓄势待发,要引领技术革新。”越南青年阮辉英长期深耕新闻媒体,致力于打击网络虚假信息。他指出,依托全球共享的知识资源与创新思维,这一代青年正在推动人工智能、互联互通及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的发展,弥合技术进步与治理实践之间的鸿沟。

  “互联网不应只为盈利而存在,更应成为人们发现自我、建立连接的空间。”巴西总统府数字政策秘书处顾问卢卡斯·阿博特·莱法则从另一视角强调。他希望通过人工智能、电商和社交媒体的协同合作,共同构建开放、包容的数字生态。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悦 

来源:中国青年报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遥阳科技
  • 首页
  • 电话
  • 位置
  • 留言